牙齒不僅承擔著我們日常飲食咀嚼食物、說話的發音,以及外在的顏值等諸多作用,它的健康狀態至關重要。再加上現今口腔健康知識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人會定期洗牙或是進行口腔檢查,為的就是能夠防患于未然,或是能夠亡羊補牢!
但凡事都有兩面性,這其中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,有人反應“相信牙醫牙齒越治越壞”,例如:
本來牙齒不疼不癢,但去洗牙的時候,聽聞口腔醫生說有蛀牙的情況,需要補一下,且現在補好過之后爛的更深而引發其他問題要好很多。然而補了牙之后,反倒遇到冷熱刺激都會不舒服、牙齒敏感之類的。無奈只能繼續去修牙,牙齒是越治越不好了。
其實這類情況確實會有一些,這其中原因大家猜想也可知一二。一方面自然是所選擇的口腔醫生技術經驗不到位所致;另一方面則是會擔心被過度醫療了。
現在牙科遍地都是,監管上多少會有些不到位。所以大家在選擇牙科機構的時候,要關注其正規性、診療的年限、口腔醫生是否是某個項目領域的專科醫生等來做判斷。
另外,關于口腔診療的一些傳聞,好多也都是在側面反映牙齒越治越不好了的,究竟是確有其事?還是謠傳呢?下面為大家一一揭曉!
洗牙后牙縫變大了?正常人千萬別洗牙?
洗牙后確實會存在牙縫變大的情況,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牙結石包裹在牙根上,洗牙就是為了將牙結石小調,牙齦消腫后露出了正常的牙間隙,因而覺得牙縫變大了。洗牙可以有效的預防牙周炎問題,是維持口腔健康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。
成年人做牙齒矯正后牙齒容易松動?
牙齒矯正是通過輕微的矯治力誘導牙齒進行移動,被移動的牙齒一側會產生骨吸收,一側骨會新生重建,從而使牙齒移動至正常位置,其過程是漸進的,牙齒在牙槽骨中可穩定的移動。
根管治療沒有用,又疼又貴,壞牙遲早會枯死?
當你的牙齒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的時候,說明情況已經不太好了,而根管治療是為了保留天然牙的一道防線,只有清創完畢和消炎后,才能避免牙齒出現反復的疼痛問題。不過一般根管治療后,牙齒本身會比較脆弱,是需要佩戴牙冠的。
綜上所述,要想牙齒健康,選擇正規的口腔診療機構,以及技術經驗及醫德可靠的醫生才是關鍵。大多數醫生還是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的,不會趨利而為。
Copyright ? 2002-2017 麗人版權所有(m.errdev.com)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2016423號-4 郵箱: 990 358 869@qq.com